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 > 交流探讨
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的实施与完善探析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9】   【字体:    

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的实施与完善探析


李献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为了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的爱民亲民思想,我们就业部门积极实施了稳岗补贴政策,对2014年以来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只要依法参保并足额缴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本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运行规范的,我们都逐年给予他们上年度失业保险缴费额50%的返还。这项制度将执行7年,目前已经实施了3年,还将继续执行到2020年。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有78家企业累计获得了2311.96万元稳岗补贴,惠及了31261名企业职工。其中,昌飞、昌汽、发电、各家银行等28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比较好的企业,已经连续3年享受了此项政策。在享受稳岗补贴时,企业法人均亲笔承诺:一定将享受到的稳岗补贴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政策的实施,确实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让企业和职工共享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与政策“红利”,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着想的现实体现,为稳定就业、积极就业、充分就业,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效果。策应了习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从政策层面实行了定位,将优势资源、有限资源侧重供给给了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

一、景德镇市(本级)失业保险征缴与稳岗补贴发放情况比对分析

(一)市(本级)失业保险征缴与稳岗补贴发放

                                                    单位:户、人、万元                                                            

年度

失业保险参保企业情况

享受稳岗补贴企业情况

户数

参保人数

缴费额

领金人数

失业率

户数

参保人数

缴费额

补贴额

领金人数

失业率

2014

368

35899

2136.06

574

1.6

29

16472

1400.44

700.22

72

0.44

2015

371

36132

2350.14

1473

4.08

36

18224

1116.97

558.48

36

0.2

2016

541

39391

1737.25

1402

3.56

42

18888

893.57

446.79

86

0.46

合计

 

 

6223.45

3449

 

 

 

3410.98

1705.49

194

 

三年来的数据显示,市本级享受了稳岗补贴的企业有47家(不含重复享受),占年均参保单位的11%、参保人数占48.09%、缴费额占54.72%,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只占5.62%,年均失业率只有0.36%,占市本级年均失业率的11.69%。可以充分说明,享受稳岗补贴政策的企业在稳定职工队伍、确保职工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工作情况

1、调整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为了切实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与压力,让企业集中资金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稳定职工队伍、缓解就业压力,景德镇市2015年以来,下调了两次失业保险费率。2015年3月,费率由3%下调至2%。其中,单位由2%下调至1.5%、个人由1%下调至0.5%,当年,市本级少征失业保险费1200多万元; 2016年5月,费率阶段性下调两年,由2%下调至1%。其中,单位由1.5%下调至0.5%,市本级当年再次少征失业保险费1300多万元。

2、创新工作方法,稳定就业岗位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提出:“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政策实施范围由兼并重组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等三类企业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为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全市就业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施策,第一时间研究政策、深入企业、把好审核、强化服务,按照时间节点将稳岗补贴及时拨付给参保企业,达到了援企稳岗目的。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首先,我们将稳岗补贴发放工作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联系起来,成立了支持企业稳岗工作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失业保险科具体从事稳岗补贴的审核、联系、上报、拨付工作;其次,加大了宣传力度。上级文件下发后,我们立即在《景德镇日报》、《瓷都晚报》、景德镇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广泛而集中的宣传,在就业局微信平台、人社局网站、人社学会、“多险合一”QQ群、就业大楼LED显示屏不间断循环发布,还利用下企业联系业务、企业上门开展工作的机会,面对面传达,力求把稳岗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解释到位、发放到位;第三,开辟稳岗补贴绿色通道。我们根据日常与企业建立的联系、掌握的企业和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员工日常培训和技能培训情况等,统筹把握失业保险参保单位的大致情况,制定出基本符合稳岗补贴政策的参保企业一览表。同时,我们制作了稳岗补贴申请、拨付手册,对基本符合的企业逐一告知,并指导申报。

二是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于申报稳岗补贴的企业,我们建立了企业自核自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初审、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复核、就业局班子民主讨论、公示、财政拨款的七级联审制度,确保了稳岗补贴发的准、用的好。2015年,市本级有33家参保企业申报2014年度的稳岗补贴,我们第一时间比对申报企业的参保人数、缴费人数、缴费时间、缴费金额及失业人数、失业率,当场筛掉了4家企业。对于条件基本满足的29家企业,我们及时深入企业,采取听取汇报、交流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查看企业财务状况、内部管理情况、员工培训情况、企业人文关怀和企业文化。在掌握了第一手肯定的材料后,我们就业局班子召开了会议,民主讨论、逐个表态,确定了这29家企业全部符合条件、可以公示。在公示没有异议后,财政部门主动作为、加快审核,迅速拨付了稳岗补贴。

 二、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工作成效显著

落实稳岗补贴政策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关系到提升就业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实施稳岗补贴政策过程中,我们着重思考了如何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如何促进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生产技能,如何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如何切实把骨干企业、规模企业、行业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发挥稳岗补贴的功效,如何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调动企业稳定岗位的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

连续三年累计获得630.35万元稳岗补贴的昌飞公司和昌汽公司是市内最大的两家国有大型企业,有8196人参加失业保险。在稳岗补贴政策的激励下,他们在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方面一直扮演领头雁的角色,还研究探讨了一套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人文关怀和企业文化。他们长期注重员工的岗前、岗中及技能提升培训,基本做到了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员工都有一种亲切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乐平矿务局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之行业的竞争、资源的枯竭、煤炭质量的问题,近几年年资金缺口均达到上亿元,一直靠江西煤业集团的借贷发放工资福利、维持日常开支。但是,该局在就业部门的政策影响下,对于员工的五大社会保险及生产生活方面,始终坚持员工利益至上的原则,积极参保缴费、不断加大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加大劳动力的储备,尽最大努力不把员工推向社会。2014、2016年度,该局各项指标均符合条件,分别获得了100万元、89.2万元的稳岗补贴。

还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因为不符合条件,没有享受到2014年度近30万元的稳岗补贴,企业法人深表可惜。他说:“现在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很大。员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家庭就稳了、社会就稳了、人民的幸福指数就高了。企业本来就享受了政策的红利,更应该多承担一些国富民强、稳定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机会的责任。况且,失业保险是一个小险种,缴费比例本来就低,现在还阶段性降低费率,还有稳岗补贴,相当于单位不用缴费了,没有理由不好好履行失业保险义务。”此后,该企业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文化、留住干事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为遏制严峻的就业形势尽心尽力。2015、2016年,该企业不但没有裁员,还主动提升了员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加大了员工的培训,特别是对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他们不轻易放弃、真情挽留,并专门建立完善了转岗培训制度。在申请2015、2016年度的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时,该企业“一路绿灯”,累计获得了45万多元的稳岗补贴。

三、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存在的不足

实施稳岗补贴政策在保岗位、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契合了社会保险“大数法则”。现在,用人单位新招录员工,在试用期内就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而且缴费基数也符合经办机构的要求。

虽然,这三年的稳岗补贴发放达到了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享受稳岗补贴的门槛太低。《社会保险法》规定,用工单位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费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就是违法。现在实行的稳岗补贴,如果是对用工单位遵守法律的一种奖励和肯定,那么失业率高的用工单位、具有参保缴费表率作用的事业单位也为员工参保缴费了,为什么不能享受稳岗补贴?所以,笔者认为,稳岗补贴应该与用工单位的人文关怀、真正稳定职工队伍、为员工送技术、送技能等软因素结合起来。

2、缺乏稳岗补贴资金使用的考核、检查措施,无法保证这笔钱用于稳岗补贴规定的开支范围。实行稳岗补贴的本意是让用工单位用这笔钱来加大员工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但是,从这三年的情况来看,享受稳岗补贴的单位只是将这笔钱作为额外的、免税的行政经费使用,对于员工的技能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增加职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仍然执行以往的套路和做法。也就是说,稳岗补贴没有落实到专款专用这一方面,离制定这一政策的初衷还有一定差距。

3、用工单位的失业率统计口径不一致。在失业保险层面,只能以该单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来衡量失业率,也就是只将被动失业人数计算在内。对于主动辞职、用工单位利用各种手段迫使职工主动辞职的没有计算在内。导致用工单位绝对用工数除退休、调动之外,出现较大幅度减少的,仍然可以享受稳岗补贴。

四、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对策及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除需进一步优化失业保险支出结构,提高保就业、促就业的支出比重外,还要从稳岗补贴用途着手,切实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绩效。

(一)多方联动,强化失业动态监测。为确保稳岗工作有效推进,人社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财政、工信、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主动参与,让稳岗取得实效、让群众得到实惠。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态势下,要真正深入一线调研,了解用工单位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最大限度地确保职工生活有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能正常。同时,要将上年度获得稳岗补贴的企业无条件纳入失业动态监测范围。这些企业必须服从、配合失业动态监测,按时间、要求实事求是地实时更新上报职工异动情况,帮助全市准确研判就业形势。

(二)完善政策,真正发挥效能。由于稳岗补贴适用所有参保企业,支付起点低、覆盖范围广、返还比例高,导致补贴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规模效应难以体现。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稳岗补贴返还比例。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对贡献大、用工多、关系国计民生的用工单位予以政策倾斜。目前实行的稳岗补贴政策属于“撒胡椒面”的普惠形式,3、5个人的小企业,或者3、5000人的用工单位,只要符合条件,就都按统一比例返还。笔者的意见是稳岗补贴要倾斜,可以按同比用工人数、绝对失业率、培训场次、培训面和规模、参保缴费情况等硬指标的变化,制定出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确定不同返还比例。对于上一年度已经享受了稳岗补贴的单位,要建立用工、缴费、培训、稳岗的增长机制。如果同比均有增长,则稳岗补贴也要相配套的增加返还比例。从而刺激用工单位更好地承担解决和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责任。

(三)注重实效,推动稳岗效果。实施稳岗补贴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岗位,更好地促进就业。补贴资金使用绩效如何?老百姓得没得到实惠?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科学考核体系来衡量。笔者建议,要加大稳岗补贴资金使用的检查和考核力度。要制定单位享受稳岗补贴后的资金开支范围、要赋予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检查、考核权限,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对该企业享受稳岗补贴后的次年开展绝对用工数、举办职工培训、人员异动、社会保险缴费进行检查、统计、公示,确保该企业用工绝对数不下降、培训达到一定场次和规模,从而缓解当前的就业难现状、发挥企业在提高就业人数、提升就业质量方面的生力军作用。对于绝对用工数、培训、社保缴费等同比大幅下降的企业,是否可以建立上年度稳岗补贴资金的一定比例的追回制度。

(四)科学统筹,增设稳岗补贴发放范围。当前,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保岗位、保就业、保增长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应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甚至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稳岗补贴范围。实施稳岗补贴的目的就是促进用工单位加大用工数量、稳定职工队伍。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包括事业单位都是用工单位,有的单位职工人数还比较多,比如医院、学校。这些单位效益好、裁员少、工资福利高、社会贡献及影响大,在失业保险参保缴费方面的投入产出比例不协调,对失业保险有抵触,不重视、不参保,或者参保后不缴费、少缴费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在稳岗补贴方面能够将这类单位纳入,对于帮扶这些单位守法、做大做强失业保险事业、实现失业保险“大数法则”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